3/13/2011

「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本事:
    聰明懂事的阿里生長在貧窮的家庭中。在替妹妹拿鞋去補的回家途中,大意的遺失了鞋子,又不敢讓父母知道,隱瞞了事情,因此引發了一連串的困擾與隨之而來的特殊經驗。
一開始,兄妹二人只能輪流穿鞋上學,但是往往時間過於緊迫,使二人間常為此衝突;妹妹還在課堂活動中為穿了不合腳的鞋子而倍感羞愧,阿里則因為常常遲到,差一點被老師懲罰。
妹妹為了找到自己的鞋,在學校總是低著頭搜索,不意真的被他給發現了,是穿在一位比他還小了女孩腳上。他在追蹤小女孩的歷程中發現,小女孩的父親雙眼失明,狀況比自己更差,不忍開口討回,只好悵望而回。
阿里在學習上表現優秀,老師送了他一支金筆,他為了補償妹妹,便將筆送給妹妹。後來妹妹不小心掉了金筆,被穿他鞋子的小女孩撿到並還給他。而阿里在幾經警告仍然無法準時到校的情況下,險些被處罰,也因為老師出面證明,說他是個表現優異的學生,而逃過一劫。
為了替貧困的家掙取些經濟來源,阿里和父親嘗試要到城市中打零工,替人整理花園。但是在騎著腳踏車長途跋涉後,卻一直遭到閉門羹,既被辱罵,又讓看門狗給嚇得魂不附體。後來因為與一個小孩的交談而取得一份零工,並得到豐厚的報酬,總算沒有白費。
後來,一場長跑比賽提供第三名一雙跑鞋,阿里苦苦懇求老師得到參賽權。明明有第一名的實力,卻在途中一直保持第三名的位置,但是一個陰錯陽差下,仍跑得第一名。正在大家為此而高興的時候,阿里卻傷心的留下眼淚。回到家後,兄妹兩人同感無奈。正在這個同時,他們並不知道爸爸已經以打工的酬勞替妹妹買了一雙新鞋了。
整個說來,這是傳統悲喜劇的做法。在溫馨圓滿的結局前,充滿苦澀的經歷與溫暖可喜的小插曲。

心得:
這是一部伊朗電影,反映著這個國家的真實情境。藉由一雙破鞋的遺失,反映出民生缺乏的環境下,兒童被迫提前面對現實需求的困境,以及孩童在學校與家庭的夾縫中生存之道,其中所透露的孩童對價值的純一性與善良,發人深省。在影片中有幾個值得我們思索與探討的事情:
1.                  當孩子隱瞞事情時: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孩童做錯事,境況來臨時總是恐懼、擔心受罰,甚至有時是考慮家人的狀況,不願增加大人困擾。像阿里明白家中貧苦、母親生病,不願再給大人多製造麻煩而隱瞞事情,我們在看影片時,觀點距離較遠,總能保持一種同理心去對待。在現實中,一旦事情落在我們身上,身為父母/老師的成人,卻往往因為「隱瞞」「說謊」而憤怒,失去了給予孩童解釋的機會,無法用心去了解真相。這一點,真要加以檢討。
2.                  實際的互動產生體諒:在影片中,阿里的妹妹對穿他鞋子的小女生的憐憫,正是來自親眼所見。現今教育活動中的道德教育所以成效不彰,就在於說歸說,卻沒有提供實際情境去體驗感受,以真實經驗烙印在自己的心田中。我們的孩童在課堂上很會「表達」體諒別人的方法,臨事之際又往往一點芝麻小事也爭的面紅耳赤,甚至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正因為自我概念增強的同時,沒有給予體驗「他人」狀況的經驗。簡單的說,就是與各種情境互動的機會再學校中製造的太少,看不到別人的處境。我們想要讓孩子能體諒別人,應該多設計體驗他人狀況的機會,讓兒童從小能對人產生更多關懷。
3.                  讚美與鼓勵使人更積極:現今成就取向的教育活動正在一連串改革中逐步轉型,我們更要正視孩子的多元智能。根據迦納多元智能的看法:一般兒童都有二、三種優勢智能值得珍視與發展,我們不該僅注意學業成績,也應該了解,知識或學歷以外,有更多課程以外的能力是值得發展的。教師做為一位支持者與引導者的角色,應該與以學生的是鷹架理論所提倡的支持的環境:透過環境設計、過程引導與不論成敗都應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給予讚美和鼓勵。對教師而言,只不過是一種小小的措施,可能對孩子展生無與倫比的影響,使他在離開學校後,依舊藉此而對自己的生涯努力不懈,不論成就高低,都能有一個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4.                  重視擴展社會經驗:現在的兒童在學校與家庭以外,大部份都是藉由媒體資訊產生對世界的觀感,但這種商業篩選的資訊,往往有所偏頗,與事實不符。我們應該藉由對社區鄉土、文化價值、經濟活動以及安全生活等的了解,設計更接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一些活動,透過實地參與,讓學生體認彼此間的差異、以及從中產生適應或調適的技能。以前的社會,可能歷經三、五十年才有全面性的變化,現今的社會大概五年左右便會有一波新的大改變,因此,九年一貫課程強調「能帶著走的能力」是正確的,我們在這一點上必須更努力去發展。如果不增強社會經驗,以此產生相映的能力,我們的兒童在學校學習的一切,將無法對應他所面臨的新環境變遷,這樣的教育變成了一種負擔,而失去的他真正的功能。
總之,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值得大家多看幾遍,相信每一次的欣賞,都能從中產生新的意念與觀點,對我們從事教育活動會有不少啟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