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的任務(the teachers work)………昆提連(Marcue Fabius Quintilianus)
二.智慧的歷程(the ascent to wisdom) ……柏拉圖(Plato)
三.教學的藝術(to teacher all things to all men) …柯米尼亞斯(John Amos Comenius)
四.教育之過(the evils of education )………盧騷(Jean Jacques Rousseau)
五.教育之實驗(an eaperiment in education)…培斯塔洛奇(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六.什麼知識最有價值(what know ledge is of most worsh)…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七.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初葉之教師……………艾哈特(Gilbert Highet)
八.歷史回顧看教育(edu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湯恩比(Arnold J.Toynbee)
昆提連
1.沒有自然的秉賦,徒有技巧上的規則,也是無用的。
2.你會發現大多數人都很快地就懂得思索、懂得如何去學習。思想之於人,猶之乎飛行之於鳥、迅速之於馬、兇猛之於肉實野獸一樣,都是來得很自然的。
3.最首要的是孩子的褓姆必須要能正確的說話。
4.我們最要注意的一件事,害得這個年幼無知,還不懂得熱愛學習研究的孩子,因為嘗過一次苦頭,以致於孩提時代已過去,而餘悸猷存,因而憎恨或害怕過去的經驗,我們必須使學習成為他的樂趣,如果他對問題答得很好,我們應該稱讚他,讓他高興;有時後他若不聽教導,我們就應把讚美給于別的孩子,去激發他的嫉妒;有時後也該讓他參與競賽,讓他相信他勝多敗少,而且給予他適合其年齡的獎勵,以鼓勵他盡最大的務力……。
5.一開始就教孩子們像叫人民一樣,看到一個字母,唸一個字母的音,將是最好的一種方法。
6.其它任何足以引起幼兒興趣,使他們看到、玩到、或唸到就覺好玩的東西,也都可以應用。
7.讓孩子的筆沿著刻溝摹寫,也是一件不錯的辦法。
8.我要特別指出,當他要抄寫段句時,絕不能選那些無甚意義的東西,而應該是表達某些良好道德的訓諭,因為這樣的格言警句,即使他已老去,也不會忘記的,何況加之於赤子之心的印象,對其品格的形成,也有相當的影響。
9.讚美會激起他爭勝之心,會使他覺得被同儕所超越是一種恥辱,而超越了比他高年的人,則是一種了不起的光榮。雖然野心本身可能不好,但野心卻常是美德之母,所以這類的動機,對學習而言,常是極有價值的鼓勵力量……。所以,讓一個孩子有一個他起先想模仿,繼之想超越的同伴,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他就會被引向一個更高的成就目標上去。
10.一位善於教學的教師,一旦有人把孩子交托給他,他最重視的一件事,就是先弄清楚孩子的能力和性格。孩子最可靠的徵示,就是他的記憶力,一個好的記憶力有兩個特徵:要能記得快,也能記得久。孩子第二重要的一種徵示,就是模仿力,……
11.我理想中的學生,要能輕易地吸收我的教導,甚至能提出一些問題來。
12.有一些遊戲,對孩子們更是具有教育的價值,比方說,讓他們彼此以各種各樣的問題互相問難,以決定勝負的游戲就是。此外,遊戲還是表現一個人個性的最自然的方式,老師要切記沒有一個孩子是小得無法學習分辨是非的,而且當孩子們還是天真無邪,最能接受指導的時後,也就是性格被塑造的最好時機。
13.假如當老師的是一個澈頭澈尾的教育家,也就絕對不會需要這種處罰的方法了。要是我們施用鞭打,則我們不是以要他去做對的事情,而只是以處罰他做錯事為務,去彌補「書僮」的疏施,這就差了。
14.總之,孩子是無助的,容易受害的,所以任何人對他都不能有太多的權力。
15.讓他們以學生的父母自居,讓他們自以為是把孩子交付給他的家長的代表;讓他自絕於罪惡之外,並且拒絕去忍受別人的罪惡;讓他嚴格但不苛刻,溫和而不隨便的交學,因為苛刻會使他不受歡迎,而隨便則會導致輕視。讓他的論述都向著善良和光榮的事物,因為他勸誡得越多,將來他要處罰的就會越少。他必須控制自己的脾氣,但是對於必須加以改正的錯誤,卻不能視若無睹;他的教導必須不裝腔作勢,他自己用功要很勤,他對班上的要求要始終如一,但不要過份;他必須要能很快地回答學生所提出來的問題,而且對沉默的學生,不經請求就要把問題弄清楚;對於學生的背誦,不要吝於稱讚,但也不能太過慷慨,太吝於稱讚,會使他們覺得乏味,太過於慷慨則會使他們洋洋自得自滿。在改正學生錯誤的時後,要避免諷刺,尤其不能濫用諷刺,因為教師的指責,若表現了正面的不喜歡,常會挫喪了學生的努力。
16.有一點值得向教師提出忠告的,就是在改正錯誤時,若表現出不當的嚴厲,有時後很容易使孩子的心靈,喪失努力的勇氣,以致由失望而陷於苦惱,最後終於會恨起他的工作,害怕每一件事,而什麼事都不敢試試看。
17.指定的工作和改正的標準,應與孩子的能力成正比例。
哈艾特---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初葉之教師
1.學者的責任,乃是保持閱讀,繼續不斷的閱讀。
2.柯蘭其斯(Fustelde Coulanges歷史學家)他要學生們用文獻支持每一步論證,不然的話,就拒絕聽他們的理論。
3.(威廉.詹姆斯)他認為告訴別人一件事如何如何,便是一種錯誤,因此他頗喜歡在講學時加上「如果」、「或許」等字眼。
純邏輯可以在青年的心靈上發揮無上的威力。
科米尼亞斯---教學的藝術
1.雖然知識、道德和虔敬的種子,我們生下來就都有了,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生下來就有了知識、德行和虔敬,我們必須經由祈禱、教育和行動才能獲得他們。
2.心靈如土地,越是肥沃的土壤,荊薊雜草越是容易生長,所以一個上佳的頭腦,若不播以智慧和道德的種子,一定會充滿著奇奇怪怪的念頭;又如在轉動的磨石,若不供應麥子給它,它就會發出刺耳的噪音,甚至常常因此而龜裂或破碎一樣,一顆活躍的心靈,若缺少了嚴正的事情,就會和一些虛無的、奇怪的、有害的想法纏在一起,終於造成自我的損傷。
3.即使是最笨最蠢的人,雖然他在文字上不會有什麼進步,但是他的脾氣也會變得柔和,他也會懂得服從長官和牧師的話。
4.教師應該使他的學生熱衷於學習。
5.教學所要求的,不外乎是對時間、教材、方法等的適當處置。
6.教學的重要原則
第一原則:
1.在一切自然的機序中,發育是發之於內的。
2.偏差:教師對其負責教導的學生,若沒有把學習的主旨澈底講解清楚,徒然以無數的聽寫默記來教他們,使他們不能用心學習,則這樣的教法就大錯了。
3.矯正:我們首先應該教學生去瞭解,然後才要他們記憶,同時在這兩方面的訓練之前,不可對其用筆說話等加以任何得壓力。
第二原則:
1.自然的發展機序,起於普遍而終於專精。
2.偏差:要想學之有成,就絕不能只教以細節,而不讓他們對於該科學與整個知識體系,有一個透澈的瞭解。
3.矯正:在他們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應把整個文化的首要要義教給他們,換句話說,教材的編排應該做到後來所教的不是新的東西,而是把他們早先所學到的知識,加以擴張延伸。
第三原則:
1. 注意避免阻擾或足以引起傷害的東西。
2. 偏差:在學生剛開始學一樣新東西的時候,就把一些矛盾不定的論點介紹給他是不妥當的。
3. 矯正:
(1)除了適宜其程度的書籍之外,不宜給他其它的書。
(2)所給他們的書,應該是那些能令他們正確認識知識、道德、與虔敬根源的書籍。
(3)不管是在學校或是學校附近,不要讓學生和不良的同伴在一起。
第四原則:
1.慎選材料。
2.偏差:
(1)一個學生同時受教於好幾個老師,其結果一定不堪設想,因為幾位老師的教法簡直不可能一致,教法既然不一致,學生的心靈一下子被引到這裡,一下子又被引到那裡,則心靈的發育自然要受到阻礙了。
(2)不先教以道德,那麼他們一定缺少判斷力。
3.矯正:
(1)在每一科的教學上,一個學生不能有兩個以上的老師。
(2)教育之首要,先要在教師的影響下,能使其品德和順。
第五原則:
1.自然為他準備了一切,所以要它自己去奮鬥,去達成它應有的樣子。
2.偏差:強迫孩子去學習,對孩子是嚴重的傷害。
3.矯正:
(1)儘可能激發孩子去學習、去求知的願望。
(2)教學的方法要儘量減少學習過程的沉悶無味,……
4.求學的熱望是可由教師去點燃的,只要他能溫柔可親諄諄善誘;……
5.學校本身裡裡外外,要能是一個令人愉快,引他們注意的地方,……
6.假如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相配合,而且講解的很清楚,尤其是以一種幽默或儘可能不那麼嚴肅的音調去講解時,則一定能吸引學生,是則寓教於樂,一舉兩得。
第六原則
1.自然造物都從初始,雖然初時並不顯眼,但卻具有極大的潛在力量。
2.可怕的偏差:……他們的教學不是從基本原則的原則開始,而是把一些雜亂的結論或作者的整個作品硬塞給學生。
3.矯正:
(1)每一種藝術,都應包含在最短、最實用的原則之內。
(2)每一條原則應以最短、最簡的語句來表達。
(3)每一條原則應附有例子,以便碰到新的狀況時,仍能對之運用自如。
第七原則
1.由簡單處進向困難處。
2.偏差:藉著莫名所以的媒介,來教學生某一未知的事,是不對的。
3.矯正:
(1)能把教材安排好,讓學生先知道那些和他們腦力最相近的東西,然後才去學次相近的,然後去學稍遠的,最後才去學那些最遠的東西。
(2)讓孩子先動用他們的感覺,然後要他們記憶,然後要他們理解,最後才要他們判斷,……
第八原則
1.不要匆忙,慢慢的求進。
2.偏差:他們要負荷過多的默寫、習題、以及許多要背的功課,以致於厭惡起來,甚至因而成瘋。
3.矯正:
(1)能把課堂時間儘量減少。
(2)能儘量不強迫學生死記。
(3)每一件事都能安排得恰如其份,去適合學生隨著年齡與學識的增長,自然而然會增加的能力。
第九原則
1.若非出於自身成熟的力量,自然決不會強迫任何人向前邁進。
2.偏差:
(1)他們被迫去學那些與他年齡能力不合的東西。
(2)他們被迫強記,或去做那些沒有對他們講清處或示範明白的事。
3.矯正:
(1)除非是那些適於,而且為他們的腦力所要求的東西,不然就不要拿來教他們。
(2) 除非能確定孩子的能力應付得起,否則決不可要求他們記憶。
(3)除非以把東西的特質對他們透徹的講解過,並把操作的原則告訴他們,否則就不要他們去操作。
第十原則
1.自然會儘可能助一臂之力。
2.偏差:自然要我們對弱者有耐心,直到他們夠強壯為止。
3.矯正:
(1)不可責罰鈍於學習之人。(因為,假如學生學得不夠快不夠好時,除了教師,誰都沒有過錯,因為那一定是老師不知道如何使他的學生能接受知識,或者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2)一切應學習的東西,應該對學生詳細講解,使他們能對之瞭若指掌。
(3)教導應儘可能經由感性去進行,那樣就可以更容易記牢。
第十一原則
1.沒有一樣東西不是一形成,其實用價值就自明的。
2.模仿:假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能把所教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指明,則學生學習起來一定會容易一些。
8.一切知識,應從所研究的事物本身具有的不變原則中演繹得之。
9.教學不可以書本的權威做基礎,應該以訴之感官和心靈智慧的實例,來樹立知識的權威。
學生在放學之後,或一道散步時,應比較一下彼此的筆記,彼此討論學習的心得,或把他們認為值得注意的事拿出來討論,這時如果有一個人出來權充老師,主持討論事宜,則結果一定更好。
斯賓塞---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教育:德、智、體(education :intellectual ,moral, and physical)
1.由於在我們的一生中,大家所關心的不是「我是什麼樣子」,而是「我這樣別人會怎麼想」,所以在教育方面,大家所關心的,也就不是知識本身的內在價值,而是該知識對別人所能引起的外在影響。
2.我們所極力提倡的問題,不是某某知識有沒有價值的問題,而是它的相對價值如何?
3.每一個人力主某一知識有價值時,都要能說出它和生活的某一部份間的關係……
4.我們的第一步驟,就是要按照其重要性的大小,去分類組成人類生活的首要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很自然地分成:一、與自衛有直接關係的活動;二、經由滿足生活的需要,而與自我保衛有間接關係的活動;三、為了養育後代為目的的活動;四、為了保持適當的社會和政治關係的活動;五、其他彌補生活的休閒部份,純然為了感受之滿足等的活動。
5.社會之良鄙,最後還是依恃其公民的性向,而公民的性向又是最容易以早期的訓練來加以矯正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家庭的幸福,是社會幸福的基礎。
6.對一般人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對於最能使他生活美滿的事,施予近乎完全的訓練。
7.這些就是我們要討論「課程」之前,所必須要有的一般概念:生活畫分為各種重要性依次遞減的活動;這些活動由其事實之內在、類內在、或形式上的價值來判斷運用;而其運用之影響力則以知識和教養來衡量。
8.強健的體魄以及其伴隨而來的高度活力,是幸福快樂最基要的因素,較之其他任何因素為重要,所以關於如何去保持強健元氣的教育,乃是最重要的教育。
9.在我們的教育中,粉飾竟如此重於實用!多麼可怕啊!
10.活的知識是一種隨處都是的、都能被學會的知識,而指定的教育系統,卻除了呆板的公式之外,什麼都不教。
11.智慧之啟發必須由具體到抽象。
12.幾乎每一樣要處理的東西,都被安排在一個不正常的秩序上,定義、規律、原則總是被放在第一項,而不像自然的秩序那樣,在學習研究的過程中逐步的表露出來,於是到處瀰漫著死背強記的不良風氣,成為只重表面的教育體系。
13.當自然的力量完全為人類所征服利用,生產的方法達到完美之境,勞力被節省到最高的程度,教育也整飭得以比較快的速度完成基要活動的準備,而使人類的休閒時間大大增加時,則藝術的、或自然的詩質,自將充滿每一個人心靈的大部份空間。
什麼知識最有價值?唯一的答案便是科學。
湯因比(Arnold J. Toynbee) 歷史回顧看教育
1.即使每一個有關的人都很保守,負責傳遞文明的這一代人,也決對無法把該文明原封不動地,照原來接受的樣子傳遞下去,況且一代的時間,和整個人類種族的生命比較起來,又顯得短得不能再短。
2.即使在一個以讀書為主的正式教育機構裡,習慣的形成和性格之培養,仍燃大部分聽任其與長者之間的社會關係,去加以自然而然的影響,而孩子從家裡帶來的,和他在學校被努力灌輸的,具有同樣的重要性。
3.一個家族要從條件較劣的階級,進入一個條件較優的社會階級,必須花上一代以上的時間,才能使它的文話遺產,和它所進入的新階級的文化,等量齊觀。
4.一個社會,一旦能讓其中的一小部分人,不管少得多可憐,不必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花在食物的製造,或其它生活必需的供應上,則這個社會就算邁上了文明之路。
5.為了便於獲得這日益增大的遺產,將來只得不惜損害它的原樣,只求加以簡化;為了教育的目的,文話也可能被弄成一種普及的形式,而成為一種通俗的、抽象的、死板的東西,而在這改裝的過程中,文化活的精髓可能就脫離了教育的脈絡,人生的教養可能就被字母的教學所取代;進入生命中各階段的神聖考驗,也可能變成各種呆板知識中憑私意決定的考試。
6.在所有人類的文化工具中,可能改變得最快的就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語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