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2011

宇宙觀之爭論


一、前言
16 - 17世紀的歐洲,漫長的中世紀已經結束,文藝復興帶來了人們的覺醒。封建社會開始解體,代之而起的是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工廠手工業的繁榮和向機器生產的過渡,促使技術科學和數學急速向前發展。例如在航海方面,為了確定船隻的位置,要求更精密的天文觀測;在軍事方面,彈道學成為研究的中心課題。準確時計的製造、運河的開鑿、堤壩的修築、行星的軌道理論等等,刺激了很多複雜的計算。
  這一時期出現許多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例如
  1. 哥白尼提出地動說,使神學的理論支柱地心說發生了根本的動搖;
  2. 天文學家刻卜勒(J. Kepler 1571 - 1630)總結了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導致後來牛頓萬有引力的發現(1687);
  3. 此外,開普勒的《酒桶的新立体幾何》,將酒桶看作由無數的圓薄片積累而成,從而求出其體積,這是積分學的前驅工作;
  4. 伽利略主張自然科學研究必須進行系統的觀察与實驗。他的學生卡瓦列里(B. Cavalieri1598 - 1647)創立了不可分原理,這是從希臘的窮竭法到牛頓、萊布尼茨微積分的過渡。
其中,哥白尼的「日心地動說」扭轉了天文學的發展,改變人們對宇宙的觀念,可謂是科學史上最大的革命。他的《天體運行論》強有力地影響了伽利略及刻卜勒等人,間接的影響了牛頓物理學的開展。而「日心地動說」也成為了各種觀念革命之代名詞,德國大哲學家康德自詡其之哲學為「哥白尼式的革命」,指的便是哥白尼的「日心地動說」。
儘管「日心地動說」的內容到了今天已被修正了許多,但其作為一科學革命的象徵意義是永遠存在的,因此,我們是有必要瞭解箇中來龍去脈的。


二、哥白尼之前的宇宙觀

(一)遠古的遐想
在遠古的時代,人們仰望著未知的天空,想像著:地是平的, 天空猶如是蓋在地面上半球形的帳棚,被站在地上的天神所扛在肩上。
中國的神話「盤古開天地」並不是唯一的說法。典型的埃及宇宙觀認為Nut女神與Geb神相互疊合,二神之子Shu介入其中,以兩手兩腳隔開二者,於是,腰部高高拱起的Nut女神代表天空,各種天體散佈於其腰部;Shu神則代表大氣,橫臥其腳邊的Geb神則代表大地。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天地創造傳說記載於敘事詩「Enuma elish」。其中記載Tiamat女神與巴比倫城主神Marduk指揮的女神子孫作戰,被Marduk殺死,Marduk將女神的屍體「像貝殼一般掰成兩片」,其中一半向上高舉成為天空,另一半則化為大地。
但是這種觀念無法說明日月星辰的東昇西落,於是又加上了下半球殼的說法。

(二)理性的發凡
希臘時期,開天闢地的神話與宇宙觀受到批判質疑,希臘人追求客觀的、理論一貫的自然觀點;雖然他們的科學精神中仍殘存著萬物有靈論、目的論的要素。
西元前六世紀,亞諾芝曼尼斯(Anaximenes,約西元610~545主張包含太陽、月亮、星球在內的宇宙知形成並不含絲毫神的色彩。
到了西元前五世紀,畢達哥拉斯學派中的菲羅勞斯(Philolaos)這一支,提出了早期的地動說觀念。根據他們的說法,宇宙中心有「中心火」,地球、太陽及其他行星皆再其四週繞轉;人類僅居住在地球的半個球面上,地球終年不斷地繞著中心火公轉。
而公元前四世紀,柏拉圖在對話錄Timaios中,從天動說的立場提出行星、太陽及月亮的運行比其他恆星來的不規則的主張。但是,天體是完全獨立的星體,而且形狀皆為球形,因此在天體的運行都是圓周運動的大前提之下,柏拉圖認為不規則運動同樣可以用援周運動加以解決。天上星球應該會沿著最完美的圓周做等速率運動。這一個構想由柏拉圖的好友尤度克索斯(Eudoxos,約西元前408~355)提出解答的數學理論。
其後,亞理士多德根據度克索斯數學理論,首創地心說:宇宙是有限的球體,分為天地兩層,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月球、太陽、五個行星以及所有的恆星都以地球為中心在回轉。這便明確的提出天動說的觀念了。
在天動說的主張下,並不是一直持用相同的論證。希拉克利德斯(Heracleides,約西元前388~315提出了非尤度克索斯--亞理士多德的新論證:他認為宇宙無限大,地球位居中心點,旁邊圍繞著太陽、月亮、火星、木星和土星,金星和水星則圍繞太陽運行。同時地球本身也以兩極為軸,每日自轉一周。自此,地球自轉的觀念便取代了以往的恆星周日運動。
希拉克利德斯這一體系成了阿波羅尼歐斯(Apollonius,約西元前262~190)和托勒密(Ptolemaeus,二世紀中葉)的周轉員說的先驅。
當時,希臘的學者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約西元前310~230)用幾何方法測量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推論出太陽比地球大,因此質疑地心說;另外賀拉克里底斯也提出地球自轉的想法。但是地球中心說跟實際的觀察相當符合,兩地動說又提不出能打垮它的精密理論或任何觀測事實。
阿波羅尼歐斯(Apollonius,約西元前262~190)提倡「周轉圓說」與「離心圓說」,他認為當行星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圓周上一點做圓形自轉運動時,這個小圓便是周轉圓;如果誘導員與周轉圓的速度相等、旋轉方向相同,便可以大致說明行星的不規則運動;假設兩圓的旋轉速度相等、旋轉方向卻相反,則可說明太陽與月球的不規則運動。
從以上的歷程不難看出,這一時期天動說已取得了大部分的勝利,並且理論體系也愈加嚴密,只等待集大成者的出現,使天動說的權威確立。

(三)權威的出現----托勒密的地動說
托勒密(Ptolemy)是羅馬時代的希臘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他在觀測天文的同時,蒐集了先人的觀測資料,一共記錄了1022個星星。也發明了新的觀測儀器,寫了「天論」共十三卷的書,把「天動說」的理論完成。
哥白尼的地動說出現以前,大家都相信當時的人們都相信亞里斯多德的主張,認為天體只會做圓運動。所以為了要用圓運動來說明月球、太陽、五個行星等的那種不規則運動,天文學家們都傷透腦筋。托勒密在他的書中採用阿波羅尼奧發現的「周轉圓說」。周轉圓說是,所有的天體都在地球的周圍畫著一個大圓。可是並不在那個大圓軌道上直進,而邊畫小圓邊在大圓上往前移動。換句話說,各行星都各自在作圓周運動,而這些圓的圓心,則繞著地球在更大的圓上每天一周的作圓周運動。他的計算結果既能符合星象觀測的記錄,也能應用於航海中,這樣,他的天動說成功地說明了宇宙的那些複雜現象。
「天動說」後來傳到伊斯蘭世界,在十二世紀再傳回歐洲。隨著時代巨輪的逐漸推移,回教圈也出現了各種批判及反駁「天論」的著作,同時陸陸續續地傳進歐洲,一時間歐洲產生了互相對立的托勒密派與反托勒密派。不過著名的亞里斯多德派基督教神學家阿奎納斯(Aquinas1225~1247)支持托勒密學說,認為這種說法很接近基督教教義而給予承認。
「天動說」的宇宙觀,一直到十六世紀哥白尼的地動說普及之前,托勒密的天動說始終是權威之論。十五世紀時,德國的穆勒(Muller1436~1476)仍然堅信托勒密學派的天動說,並對其理論宗旨做了改定與修正,以使地動說更周延並令人信服。
順帶一提,托勒密也試圖製作更有科學根據的地圖,著了八卷「地理入門」。他的地圖比伊拉斯特提尼斯的精密好多,緯度和經度都經過仔細的計算,一共記錄了地球上八千個地方。同時也為了把地球的球面畫成平面,想出了「投影圖法」。可是到了中世紀,他的那些優秀地理學和地圖卻被教會認為違反教義而忽視。因此,中世紀的地圖回到了世界是圓板,其中心是耶路撒冷,上半圓是亞細亞,下半圓的左邊一半是歐洲,右邊一半也是亞細亞那種,誠屬幼稚的臆測。

三、哥白尼與地動說

(一)       哥白尼與地動說
哥白尼於1473年二月十九日在波蘭北部的桑城(Thorn) 出生,由當主教的叔父扶養長大;由於叔父熱衷教育,使哥白尼得以接受優良的教育。1492年,他在波蘭南部最優秀的學府科拉科 (Krakow)大學攻讀美術與數學。次年,叔父勸他學醫,理由是可以替更多人服務。1496年他前往義大利北部留學,在波隆那(Bologna) 大學學習教會法,同時也跟隨天文學家諾巴拉從事星象觀測,也到過羅馬觀測行星。
哥白尼在義大利留學期間正逢文藝復興最盛期,在新思想接二連三地被提出的環境中,他讀了紀元前三世紀時天文學家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 的著作,受到很大的影響;阿里斯塔克斯出生於希臘的薩摩斯島(Samos) ,該島位於愛琴海中的一小島,他的書寫著:「不是太陽繞地球運行,而是地球繞太陽運行。」,對哥白尼主張太陽為中心的宇宙觀貢獻很大,他指出恆星並不會因為視差而產生歲差的現象,因為恆星實在是太遙遠了。
後來,哥白尼在帕度亞(Padua)大學獲得教會法的博士學位,之後在羅馬大學教授數學和天文學。因為對托勒密的行星理論的懷疑,他不願再教書,1502年回到波蘭懸壺濟世,受到大家的愛戴,同時在叔父服務的教會擔任牧師,叔父去逝後,更掌理教會的行政工作。
其間,他致力於研究太陽、行星、和月亮對恆星的相對運動,窮其一生對星象的觀察。哥白尼用儀器觀測天象,並詳細的計算地球與太陽的大小,認為較大的太陽繞較小的地球旋轉,不太合理,因而產生了所有行星都是以靜止的太陽為中心,進行圓周運動,地球不過是其中的ㄧ顆行星,行星之外則是恆星天層;加上對木星與土星的觀察以及行星順行逆行的現象,更肯定了他的看法。
1530年哥白尼完成了他的著作,仍繼續做修訂和編輯的工作,但是遲遲不把研究結果公諸於世。當時的教會由於教義公認托勒密的天動說,這一點也使他猶豫不敢發表。不過他讓少數學者看地動說原稿的要點時,卻引起了相當大的迴響。1539年,因製作當時最精密的三角函數表而聞名、任教於ittenberg大學的數學教授雷替克斯 (Georg Joachim Rhaeticus,1514-1576)閱讀哥白尼的論文深受感動,親到佛隆堡(Frauenburg)哥白尼的住處拜訪,並住下來一起討論了兩年。1540年就出書介紹哥白尼的學說。羅馬教皇保祿三世讀過雷替克斯的書後,肯定其價值,力勸哥白尼出版全部論文,後來哥白尼就把著書捐給教皇。
隨後哥白尼又在1541年出版了工作摘要,標題是Narratio Prima(意為:首次報告) 長達三十八頁,立即引來羅馬天主教、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和Melancthon等宗教家的抨擊。在那同時,因為雷替克斯必須離開烏天堡,故將哥白尼的手稿委託朋友出版,他是路德教派的牧師奧西安得(Andreas Osiander,1498-1552),他深知路德反對此學說,於是未經哥白尼同意,自己寫了一篇序文加上去,說明該書的論點並非絕對真實,而只是計算行星位置的方法,手稿交給Nurnberg的出版商Petrejus,並在1543年出版了,當時立刻轟動整個歐洲;書名叫做De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意為:天體運行說)
出版後兩個月 (1543年五月廿四日下午二時) 哥白尼因腦溢血去逝,使得哥白尼永遠沒有機會看到序文。後來世人還以為懦弱的序文是哥白尼寫的,評價大幅降低,直到1609年才被刻卜勒揭開真相,再度提升哥白尼的地位。
在這本著作內,哥白尼詳細闡釋了他的「日心地動說」理論,駁斥了傳統上以托勒密的學說為骨幹的地心說,哥白尼論証道,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如水星、火星等一樣,都是圍繞太陽作公轉的,而月亮則圍繞地球轉動。但這一觀點與基督教教義違背,因此著作也被列為禁書。
「日心地動說」是劃時代的理論,也正因為它所說的超過了那時代人的觀念,故此不少人都在用各種的方法反對它。這一學說後來由伽利略、刻卜勒和牛頓諸人完成。

(二)       「日心地動說」的要義
《天體運行論》一書共分六卷,第一卷是運行理論的基礎與全書概要,第二卷是球面天文學與地平天文學,第三卷是以地動說為基礎的太陽運動,第四卷是月球的運動,第五卷是行星在赤經方向上的運動,第六卷是行星在赤緯方向上的運動。在這本書中大致獲得下列結論:
一、地球是圓球體證據是:越往北移動,北極星就升得越高;越往南移動,則越低。
二、地球由西向東自轉,並且大氣層隨著地表運動。如果大氣不隨著地表運動,應該會有連續的風由東向西吹。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東升西落,表示地球由西向東自轉。
三、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都以圓形的軌道繞太陽運轉,但是圓形的軌道不以太陽為圓心;因為觀察行星在天空中移動的速率,並不是等速率的。
四、外行星以相反的方向繞行太陽。哥白尼解釋行星「逆行」的運動是因為行星間的相對運動;外行星在「衝」附近時,從地球觀測將發現順行漸慢,然後停止(天文學稱之為留),再逆行(由東向西)一段時間,又發生「留」一次後,繼續順行。「衝」的現象是行星與地球最接近的位置,也是二者與太陽成一直線時的位置,火星每780天發生「衝」一次,木星是399天,土星是378天。換言之,當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在「衝」的位置時,看起來會漸慢而停止,再向後移動一些,又停止一次後,再向東行。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是地球在內軌道越過它們所造成的相對運動。
五、太陽由西向東運行,星星則相反方向。因為地球以圓形軌道繞著太陽運轉,看起來太陽在星空中移動的方向是由西向東;反之,星星則以由東向西的方向移動。和我們今天觀察的現象吻合。
六、行星到達衝的位置時最亮。因為行星到達「衝」的位置時,離地球最近,所以比其它時間亮。
七、火星的逆行運動比木星大,木星又比土星大。火星的逆行運動比木星大,木星又比土星大;逆行所造成的圈線是透視的效果,表示火星比木星靠近太陽,木星又比土星靠近太陽。
八、越在外側的行星,繞太陽作公轉的時間越長。「恆星週期」是指行星繞轉太陽一週所需要的時間。恆星週期越長,行星離太陽越遠;火星的週期 687天、木星將近12年、土星大約30年,因此土星離太陽最遠,木星次之,火星則是三者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而地球的週期是 365天,顯然比火星還靠近太陽。
對於金星和水星一直沒有環繞整個天空,只在太陽附近擺動的問題?哥白尼是第一個給我們正確解釋的人。金星只在太陽的東方和西方47度的範圍內擺動,水星則是28度,那是因為兩者的軌道均在地球的軌道內,週期分別是88天和 225天。由此也可以推知水星最靠近太陽,金星遠些但仍比地球近。
不過,由於水星與金星在地球軌道內運行,從地球觀察會有盈虧現象,但因此現象無法用肉眼看見,而不能支持哥白尼的觀點。
比起傳統的學說,「日心地動說」更簡單而有效地解釋各種天體運動。例如以往人們總不能完滿地解釋何以火星的公轉速度快慢不均。但在「日心地動說」中,這一現像正是由於地球和火星都在繞日轉動的結果。由於地球和火星的運行速度不同,所以從地球看起來的火星運行軌道便不太規則的了。諸如此類在傳統天文學上的疑難,「日心地動說」都可提供更簡單而有效的解答。
 
四、為真理前仆後繼
(一) 文藝復興
哥白尼的地動說後來由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2~1642.1 (Galileo),開普勒和牛頓(1642~1727)等人完成,其影響不僅限於天文學方面,甚至還迎頭痛擊基督教教義,使人的思想產生巨大的變革。
《天體運行論》出版後,位於路德教派中心地的烏天堡(Wuttenberg),有一位萊茵荷德(Reihold) 教授贊同哥白尼地動說的觀點,製作了「行星運行表」,1551年他在阿伯特(Albert)公爵的資助下出版了「普魯士表」;他修正哥白尼一些計算上的錯誤,可以證明地動說的正確性。一直到1627年德國的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刻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 根據橢圓軌道計算出「魯得夫表(Tabulae udolfinae)」後,才取代該表。
在哥白尼的書出版後五十七年,義大利哲學家布魯諾(Giordano Bruno,1548-1600)強烈地認同哥白尼對行星運行的觀點,並使用法 語、英語、和意大利語從事演說,闡述地球就是行星之一。布魯諾更提出所有的恆星也是跟太陽一樣的星,且宇宙中有無數個繞著自己的太陽運轉的地球。1600,由於羅馬教廷的打壓,他被控告嚴重的罪行並且受到嚴厲的審問,迅速的審判之後,處以火刑。布魯諾的好友伽利略於1592年被聘為威尼斯的大學教授.開始對哥白尼的學說有興趣. 此時卻傳來好友慘死的消息。

(二)伽利略(Galilei1564~1642
伽利略早就醉心於哥白尼的地動說,一五九七年寫給刻卜勒的信中,他明確的表示支持地動說的決心。
1604年新星出現時,伽利略和經院哲學學者產生了極大的衝突。隨後,它又透過望遠鏡發現了天空中的許多新現象,遂不顧一切地對外發表並出版相關著作。
1609年荷蘭眼鏡技師李伯謝(Lippershey)製造出「魔鏡」--望遠鏡。伽利略也自製可放大三十倍的望遠鏡,並用它來觀測天體,發現(1)月球表面是凹禿不平的、(2)木星有四顆衛星、(3土星的三道光環、(4金星有圓缺,(5)經太陽黑子的游移現象加以研究,證實太陽也會自轉。其中,以觀測到的木星那四個衛星的意義特別大。那些衛星在木星周圍公轉的情形不就是地球在太陽周圍,月球在地球周圍公轉的情形嗎?由於這些觀測,伽利略對地動說的信心更加堅固起來。
1616年,經過宗教審判,教會發出了地動說的禁令。伽利略也受過警告。但他還是把觀察研究所得公佈,出版《星空報告》一書。這本書引起極大的震撼,他的發現為哥白尼的理論提供證據,卻引起教會出面干涉,宗教裁判所的委員會裁決:「太陽是靜止的世界中心」市一種不正確、不合理的主,也是違背聖經的異端邪說。 
與宗教裁判所發生衝突後第七年(1632),伽利略以獻給曾對其研究有所好感的教皇烏爾班八世(Urban )的形式,發表「天文對話」,反對托勒密的地心體系,支持和發展了地動說。「天文對話」採用一位始終被人看不起,支持著天動說的老學者,一位伽利略的代言人及其友人,只會說「不錯,不錯」幫腔的三個人的對話形式;同時這本書用的不是拉丁文,而是人人看得懂的義大利文,因此引起了很大的迴響。
宗教裁判所立刻將「天文對話」判為禁書。伽利略本人則於1633年被羅馬教廷判為終身監禁。當他要步出法院時,據說,他禁不住小聲說,「不管怎麼說,地球還是在轉呀」。
他被軟禁於佛羅倫斯的郊外。在那裡,他又寫了《新科學對。這本書記載若要反駁地動說的反對者時所需要的,是以圓周運動為基礎的「慣性的法則」及「運動合成的法則」等力學基礎。
(三)刻卜勒
另一位對「地動說」有重要貢獻的人是刻卜勒(Kepler 1571-1630)。刻卜勒在德國杜賓根大學讀書時,恰好布魯諾流亡到德國講學,介紹了關於哥白尼的學說;加上該校天文學教授梅斯特林(Mastlin)支持哥白尼學說的影響,刻卜勒深受其感動,開始想進一步證實此一學說。
當時(1567年),出生於貴族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 (Tycho Brahe 1546-1601)得到丹麥國王的資助,在哥本哈根的一作小島中建立一座關天堡的天文台,自製裝置觀測天象。他很想證實哥白尼的學說。其觀察結果達到利用肉眼觀測天文的頂峰。但他卻無法證實地動說,轉向調和太陽與地球雙重中心的體系。
1600年克卜勒成為天文學家第谷其助手,可惜不久第谷便過世了。克卜勒根據第谷多年的觀測結果,開始尋求行星運行的規律。起先 ,他研究火星的軌跡,一開始他仍按傳統觀念,認為行星作等速圓運動。經過反覆推算發現,對火星來說,無論按哥白尼的方法,還是按托勒密或第谷的方法,都不能算出同第谷(1546~1601)的觀測相合的結果。雖然黃經誤差最大只有8',但是他堅信觀測的結果。於是他想到,火星可能不是作勻速圓周運動的。他改用各種不同的卵形曲線來表示火星的運動軌跡,終於發現了 "火星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太陽處於焦點之一的位置 "這一定律。這個發現把哥白尼學說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用開普勒本人的話說:"就憑這8'差異,引起了天文學的全部革新!"
同一年他又發現,雖然火星運行的速度是不均勻的(最快時是在近日點,最慢時在遠日點),但是,從任何一點開始,在單位時間內,向徑掃過的面積卻是不變的。這兩條定律,刊布於1609年出版的 <<新天文學>>一書內。書中又指出,這兩條定律也適用於其他行星和月球的運動。
又經過十年,他探索出行星繞日的週期平方和他們到太陽平均距離的三次方成正比。這一結果發表在1619年出版的<<宇宙諧和論>>中。
開普勒(Johann Kepler)的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分可總結為:
第一、軌道定律:行星運行的軌道是橢圓,而太陽是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1609)
第二、面積定律:當行星運行時,由太陽連著行星的線段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的面積是相等。(1609)
第三、週期定律或和諧定律:一個行星在其軌道上運動的週期的平方與該軌道的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1619)
行星運動三定律的發現為經典天文學奠定了基石,並導致了數十年後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至此,古代、中古世紀的天文學才畫下了終止符。


五、結語
誠然,到了今時今日,我們知道「日心地動說」也有很多錯謬之處,例如以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便與我們現在所知的有所不同;宇宙是限定恆星球最外側的空間、天球這個古老的概念也已被現代天文學屏除了;至於為了說明行星有正圓形軌道,不得不採用托勒密式周轉圓及離心圓來解釋行星運動,也是古代與中世紀的舊觀念。可是,若從哥白尼所身處的時代而言,「日心地動說」卻已是極為了不起的創新了。
由於沒有精良的測量儀器,各項數據也並不準確,「日心地動說」存有錯漏是示可避免的。然而,「日心地動說」以科學的方法論証地球只不過是一顆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推翻了以臆測和想像為主的地心說,給當時的天文學帶來巨大的衝擊,掀起了可說是西方史上第一次的宇宙觀革命和科學革命,對日後的天文學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其影響並不限於天文學方面,甚甚還痛及了基督教的教義,使人類思想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往後的日子裏,不少人在他們的言論學說不為人們所接受時,便常自比為哥白尼,相信終有一天會受人認同。
波蘭人以偉大的科學家哥白尼與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 為榮,稱讚二人為波蘭之光。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 說:哥白尼把地球為宇宙中心轉變為太陽,使人們對地球的價值觀,甚至宗教觀與哲學觀都有重大的「哥白尼式轉變」。
今天,太陽為宇宙中心的寶座也已不保,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平凡的恆星,銀河當然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我們越了解宇宙的真理,自我似乎更渺小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真理不是一成不變的,真理本身必須經過內在演進。而這種趨於純淨的動力,來自於持續投入的、為真理奉獻的求知者。沒有前人敢於向教條挑戰的求知精神,今天我們的一切觀念將不是現在的狀況。
而今天,我們該未來者負起什麼樣的責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