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2011

Rex Gibson 結構主義與教育


什麼是結構主義
(一)結構主義的若干實例
1.羅蘭˙巴特
2.李維˙史陀
3.皮亞傑
4.萊昂斯
5.卓姆斯基
6.雅可慎
7.伯恩斯坦
8.涂爾幹
(二)什麼是結構主義
1.基本而言,結構主義的中心概念是:某種基本結構(或系統、或對稱物)可支配和解釋任何研究對象。(P.14)
2.結構主義中心概念的基礎,是六種相互聯繫的思想。
(1)整體的概念:結構主義者認為,「結構決定行為」,而不是一個系統或結構的組成部分決定行為。(P.15)
(2)關係的概念:它強調,現實並非存在於事物之中,而是存在於事物間的關係之中。(P.15)
(3)主體偏離中心(decentring the subject)的概念:把人推出舞台中心,試圖在一個較大而一般的系統內去解釋人,把注意力轉向那個使個體具有意義和得以生存的系統。(P.17)
(4)自律性(self-regulation)的概念:整體、系統被認為能自我維持、走向封閉;能支配其組成部分,並使它們發生變化;必要時能確保總體的延續。……自律性的封閉和自我維持,都不應被看作是限制性的或枯竭的表現,而應視為具有豐富之作用。(P.18)
(5)快照法(snapshot method):他們強調共時分析優於歷時分析。(P.18)
(6)轉化(transformation)的概念:轉化的概念所關注的是那些整體的法則,而這些法則本身可構成變化的根源,並可引導變化的發展。(P.20)
3.整體的或總體的概念是絕對核心的。從屬於這一核心思想的假設是:意義在本質上存在於關係之中,而不存於事物之中;自律性和轉化的法則是結構的特徵。(P.21)
4.斯科爾斯(Robert Scholes)「結構主義的思想中心,是系統的概念──一個完整而自律的實體,透過保留系統結構的同時,轉化其面貌特徵以適應新的條件。」(P.21)
結構主義的起源
一、 前言
1.結構主義起源於索緒爾(一八五七-一九一三)的語言學著作。(P.25)
2.他用快照法(共時法)取代歷時研究法,他主張將整個語言放在某個特定時間加以研究。(P.25)
3.他摒棄了平常使用的詞義理論(一個詞義指一個特定的物體),強調單字在整個語言中的關係。(P.25)
二、 索緒爾的基本思想
(一)語言和言語
1.索緒爾主要強調語言(language)與言語(speech)之間的差別。(P.26)
2.語言是一個系統,是一個整體,是一套規則,它不受任何說話者的支配,它是歷史形成的,說話者只能利用它。它是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系統,任何組成部分(單詞、發音、言語)在整個語言中的位置決定了它們的含義。(P.26~P.27)
3.語言是系統,言語在表達這個系統。(P.27)
4.索緒爾認為,語言學家的首要任務是將語言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勾畫語言的規則和關係,探索語言的性質和形式。(P.27)
5.在語言和言語方面,只有言語是始終呈現出來的,語言總是看不見的。……言語和語言的官細是有型與無形的關係。(P.28~P29)
6.社會知識充當了人類行為的泉源,同時充當了人類行為的制約者。……社會知識的整體永遠是無形的,它賦予任何行為某種含義。(P.29)
7.索緒爾認為,我們應該通過那些無形的結構充分地解釋他們的行為和變化的可能。(P.30)
8.關於結構主義的兩點根本性的批評:
第一,從結構主義本身來看,對個人能力的見解明顯缺乏,……結構與事件的媒介是個體,這是非常明顯的。……說話的舉動本身就證明了人類掌握結構(語言)的能力,儘管這種掌握是直覺的,無意識的,理所當然的。
第二,語言與言語、結構與事件都是相輔相成的,整體賦予個體含義,但是,個體(言語或事件)也會利用、修改並且最後改變神祕的、無形的整體(結構,語言)……複雜的語言結構透過人的媒介產生了活力,並且得以再創造。掌握這種相輔相成的基本關係是有其必要的。……以我之見,結構主義重視了語言,卻忽視了相關性。(P.30~P.31)
(二)表示者與表示對象
1.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表示者指表達涵義的符號(單字、字母、聲音),表示對象只被表達的思想或含義。……他使用「表示者」的概念,試圖表明含義不是源自於物體,而是來自於一個單字與其他單字的關係。索緒爾認為,含議員自於語言系統,來源於語言的形式關係和規則,不是來源於外部獨立的世界。(P.33)
(三)符號的任意性
1.這不僅表明單字與它所指的物體之間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繫,而且說明,在表示者與表示對象之間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繫。……索緒爾認為,這種聯繫是任意的。(P.33)
2.單字的含義來自於這個單字與其他單字的關係,是源於複雜的符號系統,而符號系統本身是「無形的」,它是語言的整體。(P.34)
3.索緒爾堅持符號的任意性,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其思想的革命性。他主張語言與世界的關係是徹底斷裂的,希望將語言與外部世界斷裂開來。他認為,在語言系統中將會找到人類探求的含義,而不是在外部的世界中,因為,當單字表示外部世界時,它與那個世界只有任意的關係。(P.34)
4.茱利葉(Juliet):「名字裡有什麼?我們稱呼那東西為玫瑰,它是香的。我們改用任何其他名字稱呼那個東西,它還是香的。」(P.34)
5.索緒爾的主張帶來了三個令人不快的後果。(1)沒有任何符號擁有自己的含義,它擁有的含義僅僅是某個系統的組成部分。(2)借用一個專有名詞來說,系統或結構是不能比較的,也就是說,是不能「翻譯」的。(3)語言被奉為現實的最高決定者。(P.35)
(四)差異
1.索緒爾強調符號的任意性和語言整體的概念,原因是他認為:在語言中只有差異,沒有正面詞語。……後來,「差異」成了索緒爾著作的 支撐點。(P.35)
2.語言的各種關係產生了差異。(P.36)
3.概念取決於其他概念,概念不是獨立存在的,不是自主的,它們完全依賴這個系統。(P.36)
4.索緒爾:「它們最精確的特徵是其他概念沒有的特徵。」(P.36)
5.形式是除了它以外的其他形式決定的,也就是說,是形式在整個系統中的位置決定的。(P.36)
6.強調含義是上下文衍生出來的,是差異衍生出來的,這多少相似於維根斯坦對西洋棋的看法。(P.36)
7.索緒爾認為,語言沒有正面詞語,語言是由內在的對立面構成的。(P.37)
8.我們實際上看到某個人扮演的角色,應該從關係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只有參照了其他角色才能把握這種關係。(P.38)
(五)共時分析與歷時分析
1.這種分析方法(共時分析)好像在拍快照:將語言放在某個特定的時刻,研究它的關係,研究某個歷史時期的語言結構。歷時分析注重語言的變化,研究語言的演變歷史。(P.38)
2.他堅持符號的任意性,承認單字的含義是隨時間變化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含義。他強調符號本身不存在必然的核心或實質。(P.39)
3.由於表示者與表示對象會發生變化,而且是任意的,這就需要用快照法進行分析。(P.39)
4.歷史是毫不相干的,過去的含義不能幫助理解現在的用法。……這些單字的功能和含義是語言的現在結構決定的。(P.39)
5.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進行歷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三、 索緒爾:挑戰與批評
1.從強調存在轉移到強調關係。(P.41)
2.形式高於存在。(P.41)
3.結構主義將人類至於社會系統的邊緣。人類主體成為過程的最終結果,而不是過程的起源。(P.42)
4.只能在整體中,在關係中找到自我。沒有真正超越歷史和超越環境的自我。(P.43)
5.如果認為語言與外部世界地的聯繫是任意的,那就不可能闡述語言這個封閉系統以外的任何真理。結構主義理論將語言與外部世界的聯繫隔開來,認為關係高於存在,形式高於內容。這種理論的致命弱點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已經沒有辦法判斷不同描述、不同說法、不同主張的真實性。(P.43)
6.索緒爾的理論忽視了說話者能力的存在。(P.43)
7.索緒爾沒有充分弄清楚系統與個體之間的辨證關係。(P.44)
8共時分析離不開歷史,常識只有與時間聯繫起來才能產生含義。……某一特定時期的語言既與過去相關,也與現在相關。再對語言變化作出任何令人滿意的解釋時,必須考慮這種延續性,尤其在解釋社會事務時更需詳加考慮。(P.44).
思維結構
一、前言
1.從教師吸收皮亞傑理論的程度看,他們是結構主義者。(P.49)
2.近幾年的格式塔心理學也是如此。(P.49)﹝卡夫卡Kurt Koffka、科勒Wolfgang Kohler、韋特海默 Max Wertheimer
3.皮亞傑曾批評格式塔主義主隊智慧行為的定義過窄,忽視了人類建構結構活動的重要性。(P.50)
4.卓姆斯基關於語言深層結構的理論也可視為探索人類智力結構的一種嘗試。他認為,所有人類語言儘管「表層結構」不同,但都有一種共同的基本結構(深層結構),與所謂的遺傳程序化(genetic programming)相對應。……卓姆斯基認為不符合心靈的既定結構的任何事務,既難以理解也難以表達。(P.50)
5.杰納爾(Ernest Gellner)批評說:「任何以遺傳結構對人類行為或能力所做的解釋,在道德意義上都是令人不快的──因為遺傳的結構是非人性的,它是它,而不是()。」(P.52)
6. 思維結構、課程組織的議題及教學方法是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P.52)
二、 皮亞傑 (一八九六~一九八0)
1.從皮亞傑的結構主義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對現代世界知識分裂狀態的對抗,以及對建立一個一致的體系的關注,這一體系能夠統合各種令人困惑的經驗。(P.53)
2.他強調兒童在智慧成長的過程中扮演主動的行為者的角色。……對皮亞傑而言,兒童「建構」他們的心靈結構。即使如此,人類活動仍受控制法則所宰制:
觀察和實驗清楚地顯示,邏輯結構是建構出來的,而且在形成之前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 進一步來看,這種建構是由特定的法則所控制。(P.54)
3.他在人類智力的發展中發現了確保「流動」的動態過程。組成結構化整體的法則同時確保穩定與變革,產生與轉化。(P.54~P.55)
4.皮亞傑的心靈模式是一種自律的、轉化性結構的體系。(P.55)
皮亞傑的智力發展階段說
「再任一階段都可以看到許多表面上不同的行為模式,但在這些模式的表層下面存在著某種共同的結構可以解釋模式,並使這一階段一體化。」
1.感覺運動期(出生到18個月/2歲左右)
嬰兒建構穩定的世界概念,物體再時空上具有穩定的同一性和存在性,是獨立於他自身和他的行動之外的。
2.具體運思期(18個月/2歲左右到11)
(1)前運思期(18個月/2歲到7):由而形成符號化的能力:以符號代表事物。思維和語言擴展了他對世界的理解,但他的思維不能脫離直接呈現的具體事物。
(2)具體運思期(7歲到11):可逆性和守恆性的概念逐漸形成,此階段的兒童對數字、類型、時間和數量的分類原則也得以擴展。儘管具體經驗仍居核心地位,但符號化行動(語言和思維)使兒童理解和解釋世界的能力急速發展。
3.形式運思期(12歲以後):青少年能夠進行邏輯推理,提出假設並推導結論。抽象思維使處於這一階段的個體能夠有系統地協調他自己的分類原則。(P.56)
4.發展階段的基礎是一些功能因素和結構因素。功能因素包括同化作用和順應作用。……結構因素包括序列關係(order relations)、從屬架構(subordination schemes)及一致性。(P.56)
5.最近的研究指出:幼兒地思維比皮亞傑推斷的發展要快;青少年和成人`的思維與他提出的形式操作模式並不吻合──非邏輯化是普遍存在的。(P.57)
三、 李維史陀
1. (李維史陀)嘗試尋求心靈中無意識的特質,此特質乃是奠定人類文化成果的基礎,也就是「集體現象中無意識的本質」。(P.58)
2. 李維史陀提出的結構主義基本原則是:
「所有基本的社會生活都以一種智力活動為基礎,但這種活動的形式特徵無法相對地反映在具體的社會組織上。」(P.55)
3. 透過神話李維史陀發現所有文化都具有普遍和潛意識的心智特徵。(P.60)
4. 李維史陀認為,再神話表面的內容或含義下隱含著更深層的意義:以代碼的形式表達訊息。……這種嘗試與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非常相近。(P.60)
5. 他認為在這些(文化)活動中,形式比內容重要,普遍存在的二元對立創造了文化的含義和意義。他斷言這些二元對立的產生是由於人腦具有某種排序機制。這種普遍結構決定人們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它們展現在所有的文化實踐和成果中:儀式、神話、事物。……即使文化實踐不同,仍可以察覺共同的結構,它包含著普遍的心理結構的命題。(P.62)
6. 雅可慎的文化分析採取的就是一種機械的雙重形式。意義並非來自事物、內容、或單一的特徵,而是來自關係,來自它與其他事物的對立。(P.62)
7. 在結構主義分析中,確定對立、中介或轉化概念以三角形的形式呈現。(P.63)
8. 他聲稱這些對立來自人類心智的本質,最有利的神話往往代表著克服矛盾的無意識嘗試。(P.64)
9. 代替二元對立觀,一種強調對比網路的理論可能更符合人類思想的特點。(P.65)
10. 他犯了一個結構主義者的共同錯誤:沒有考慮到有經驗、有知識的人類因素。……被忽略的是實際的意識及行為的自我控制,換言之,即個體的成熟度。
社會結構
一、 前言
1.李維史陀主張系統高於個體,潛意識的智力結構是第一位的。這些智力結構決定了所有性是的社會活動,……其他結構主義者的解釋也找到了支撐和推動社會行為的不同機制,它們不是智力結構,而是社會結構或者是社會結構組織。(P.73)
2.馬克思:「不是意識決定存在,而是存在決定意識」。
涂爾幹認為,社會整體(團體和次級團體)是進行解釋的首要概念。
帕深思
盧因(Kurt Lewin)社會心理學
阿圖塞
利皮特和懷特(Lippitt & White)團體動力學
3.以往二、三十年裡,絕大多數教育社會學的文章的著作都從兩個層次探討結構問題:社會層次(宏觀層次),學校和班級層次(微觀層次)……從社會階級角度解釋學校教育佔了主導地位。……在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從性別或種族的結構進行解釋,但是這並沒有降低人們對社會階級結構的關注。……在微觀層次,人們熱衷於把學校當作一個組織,當作一個社會系統。社會學理論認為男男女女都在積極地建造自己的現實世界。(P.76~P.77)
4.盧因:
個人的行為或群體的行為是『力』在整個社會的分布決定的,而不是個體的內在特徵決定的。」(P.78)
5.誘發力(個體需求與環境要求的相互關係)和可達性(整體場域中的物質障礙和心理障礙)產生了環境中的動力。……在社會心理學中,網絡結構佔據了中心地位。(P.78)
6.盧因和團體動力理論工作者提示我們:如果你希望改變一個人,你需要改變他的整個環境。(P.79)
7.阿圖塞認為,在維持社會和社會再製方面,教育制度比家庭、教堂、大眾傳播、政治、藝術、運動更加重要。(P.80)
8.阿圖塞的著作可分成兩個組成部分。第一,反對馬可思主義的經期概念:經濟基礎是社會變化的首要原因。第二,反對馬克思「人性化」。(P.80)
二、 經濟主義的評論
正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生活的物質條件,即經濟條件,決定一切。用馬克思主義的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阿圖塞反對這種簡單的經濟決定論,……為了糾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他採用了三個概念:「述會型態」、「多元決定」、「結構因果關係」。
〈一〉社會型態
1.它是一個「整體」,共分成三個層次,即意識態層次、政治層次和經濟層次。……在不同的社會裡,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完全不同的,……他區分了社會型態中三個層次相互關係方面的兩種影響:支配性影響和有限性影響。(P.82)
2.在阿圖塞的「社會型態」概念中,我們看到了結構主義的「整體」概念。「社會型態」是一種結構,其特點是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存在緊張的關係。(P.82)
3.阿圖塞:
「無論意識型態國家工具是什麼,它們都為一個共同的目標付出貢獻:重建生產關係。……有一個意識型態國家工具肯定發揮了支配作用:它是無聲的,它就是學校。」(P.83~P.84)
〈二〉多元決定
1.它是阿圖塞解釋社會變化的關鍵概念。他借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思想:不同的原因組合在一起能夠產生某種神經症狀。事件不是一個原因引起的,而是由多種原因引發的。(P.84)
2.「多元決定」不能解決矛盾,但它是各種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的必然結果。(P.84~P.85)
〈三〉結構因果關係
1.它認為結構寓於個別事件之中。……「結構因果關係」斷言,社會系統以外的任何東西無法引起事件,是整個社會型態透過它的結構關係決定了各種行為,結構關係在行為和事件中的到了體現。(P.85)
2.學生的行為表現了他們所在的學校結構和社會結構。(P.86)
3.阿圖塞像弗洛伊德一樣,認為整體不是和諧的系統,也不是有機的系統,而是緊張的系統。在解釋事件的結構之間,始終存在著強烈的衝突。(P.87)
三、 對人本主義的評論
1.他沒有將「人」至於中心位置,而將「人」降低為結構的「承受者」或「支撐者」。他主張在個體與社會的關係之中,僅僅從社會整體的角度去理解「我」這個重要的字眼。……個體也是如此,他們存在於社會整體(社會型態)的關係之中,社會整體的關係(社會型態)賦予他們含義。阿圖塞認為,解釋事物的重點必須落實在社會整體上面,而不是在「我」上面。(P.88)
2.他認為不應該將意識型態僅僅視為一系列有組織的、有系統的信念,或僅視為統治集團的政治觀點,而是應該用一種比較廣泛的方法去理解意識型態。意識型態包括形成意識的所有方式,尤其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方式。……研究意識型態應該去研究某個社會中日常生活的各種方式,以及實際行為的各種方式。(P.90)
3.所有結構主義的主要薄弱之處:忽視人的作用;沒有能力解釋人的作用;明顯地缺乏關於人的能力的理論;不承認個體可以獲得知識的能力以及否定個體的其他能力。(P.91)
4.阿圖塞認為應該將意識型態視為熟悉的、世俗的、習以為常的信念和實踐,這是一個重要的貢獻。(P.91)

什麼是結構主義
(一)結構主義的若干實例
1.羅蘭˙巴特
2.李維˙史陀
3.皮亞傑
4.萊昂斯
5.卓姆斯基
6.雅可慎
7.伯恩斯坦
8.涂爾幹
(二)什麼是結構主義
1.基本而言,結構主義的中心概念是:某種基本結構(或系統、或對稱物)可支配和解釋任何研究對象。(P.14)
2.結構主義中心概念的基礎,是六種相互聯繫的思想。
(1)整體的概念:結構主義者認為,「結構決定行為」,而不是一個系統或結構的組成部分決定行為。(P.15)
(2)關係的概念:它強調,現實並非存在於事物之中,而是存在於事物間的關係之中。(P.15)
(3)主體偏離中心(decentring the subject)的概念:把人推出舞台中心,試圖在一個較大而一般的系統內去解釋人,把注意力轉向那個使個體具有意義和得以生存的系統。(P.17)
(4)自律性(self-regulation)的概念:整體、系統被認為能自我維持、走向封閉;能支配其組成部分,並使它們發生變化;必要時能確保總體的延續。……自律性的封閉和自我維持,都不應被看作是限制性的或枯竭的表現,而應視為具有豐富之作用。(P.18)
(5)快照法(snapshot method):他們強調共時分析優於歷時分析。(P.18)
(6)轉化(transformation)的概念:轉化的概念所關注的是那些整體的法則,而這些法則本身可構成變化的根源,並可引導變化的發展。(P.20)
3.整體的或總體的概念是絕對核心的。從屬於這一核心思想的假設是:意義在本質上存在於關係之中,而不存於事物之中;自律性和轉化的法則是結構的特徵。(P.21)
4.斯科爾斯(Robert Scholes)「結構主義的思想中心,是系統的概念──一個完整而自律的實體,透過保留系統結構的同時,轉化其面貌特徵以適應新的條件。」(P.21)
結構主義的起源
一、 前言
1.結構主義起源於索緒爾(一八五七-一九一三)的語言學著作。(P.25)
2.他用快照法(共時法)取代歷時研究法,他主張將整個語言放在某個特定時間加以研究。(P.25)
3.他摒棄了平常使用的詞義理論(一個詞義指一個特定的物體),強調單字在整個語言中的關係。(P.25)
二、 索緒爾的基本思想
(一)語言和言語
1.索緒爾主要強調語言(language)與言語(speech)之間的差別。(P.26)
2.語言是一個系統,是一個整體,是一套規則,它不受任何說話者的支配,它是歷史形成的,說話者只能利用它。它是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系統,任何組成部分(單詞、發音、言語)在整個語言中的位置決定了它們的含義。(P.26~P.27)
3.語言是系統,言語在表達這個系統。(P.27)
4.索緒爾認為,語言學家的首要任務是將語言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勾畫語言的規則和關係,探索語言的性質和形式。(P.27)
5.在語言和言語方面,只有言語是始終呈現出來的,語言總是看不見的。……言語和語言的官細是有型與無形的關係。(P.28~P29)
6.社會知識充當了人類行為的泉源,同時充當了人類行為的制約者。……社會知識的整體永遠是無形的,它賦予任何行為某種含義。(P.29)
7.索緒爾認為,我們應該通過那些無形的結構充分地解釋他們的行為和變化的可能。(P.30)
8.關於結構主義的兩點根本性的批評:
第一,從結構主義本身來看,對個人能力的見解明顯缺乏,……結構與事件的媒介是個體,這是非常明顯的。……說話的舉動本身就證明了人類掌握結構(語言)的能力,儘管這種掌握是直覺的,無意識的,理所當然的。
第二,語言與言語、結構與事件都是相輔相成的,整體賦予個體含義,但是,個體(言語或事件)也會利用、修改並且最後改變神祕的、無形的整體(結構,語言)……複雜的語言結構透過人的媒介產生了活力,並且得以再創造。掌握這種相輔相成的基本關係是有其必要的。……以我之見,結構主義重視了語言,卻忽視了相關性。(P.30~P.31)
(二)表示者與表示對象
1.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表示者指表達涵義的符號(單字、字母、聲音),表示對象只被表達的思想或含義。……他使用「表示者」的概念,試圖表明含義不是源自於物體,而是來自於一個單字與其他單字的關係。索緒爾認為,含議員自於語言系統,來源於語言的形式關係和規則,不是來源於外部獨立的世界。(P.33)
(三)符號的任意性
1.這不僅表明單字與它所指的物體之間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繫,而且說明,在表示者與表示對象之間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繫。……索緒爾認為,這種聯繫是任意的。(P.33)
2.單字的含義來自於這個單字與其他單字的關係,是源於複雜的符號系統,而符號系統本身是「無形的」,它是語言的整體。(P.34)
3.索緒爾堅持符號的任意性,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其思想的革命性。他主張語言與世界的關係是徹底斷裂的,希望將語言與外部世界斷裂開來。他認為,在語言系統中將會找到人類探求的含義,而不是在外部的世界中,因為,當單字表示外部世界時,它與那個世界只有任意的關係。(P.34)
4.茱利葉(Juliet):「名字裡有什麼?我們稱呼那東西為玫瑰,它是香的。我們改用任何其他名字稱呼那個東西,它還是香的。」(P.34)
5.索緒爾的主張帶來了三個令人不快的後果。(1)沒有任何符號擁有自己的含義,它擁有的含義僅僅是某個系統的組成部分。(2)借用一個專有名詞來說,系統或結構是不能比較的,也就是說,是不能「翻譯」的。(3)語言被奉為現實的最高決定者。(P.35)
(四)差異
1.索緒爾強調符號的任意性和語言整體的概念,原因是他認為:在語言中只有差異,沒有正面詞語。……後來,「差異」成了索緒爾著作的 支撐點。(P.35)
2.語言的各種關係產生了差異。(P.36)
3.概念取決於其他概念,概念不是獨立存在的,不是自主的,它們完全依賴這個系統。(P.36)
4.索緒爾:「它們最精確的特徵是其他概念沒有的特徵。」(P.36)
5.形式是除了它以外的其他形式決定的,也就是說,是形式在整個系統中的位置決定的。(P.36)
6.強調含義是上下文衍生出來的,是差異衍生出來的,這多少相似於維根斯坦對西洋棋的看法。(P.36)
7.索緒爾認為,語言沒有正面詞語,語言是由內在的對立面構成的。(P.37)
8.我們實際上看到某個人扮演的角色,應該從關係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只有參照了其他角色才能把握這種關係。(P.38)
(五)共時分析與歷時分析
1.這種分析方法(共時分析)好像在拍快照:將語言放在某個特定的時刻,研究它的關係,研究某個歷史時期的語言結構。歷時分析注重語言的變化,研究語言的演變歷史。(P.38)
2.他堅持符號的任意性,承認單字的含義是隨時間變化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含義。他強調符號本身不存在必然的核心或實質。(P.39)
3.由於表示者與表示對象會發生變化,而且是任意的,這就需要用快照法進行分析。(P.39)
4.歷史是毫不相干的,過去的含義不能幫助理解現在的用法。……這些單字的功能和含義是語言的現在結構決定的。(P.39)
5.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進行歷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三、 索緒爾:挑戰與批評
1.從強調存在轉移到強調關係。(P.41)
2.形式高於存在。(P.41)
3.結構主義將人類至於社會系統的邊緣。人類主體成為過程的最終結果,而不是過程的起源。(P.42)
4.只能在整體中,在關係中找到自我。沒有真正超越歷史和超越環境的自我。(P.43)
5.如果認為語言與外部世界地的聯繫是任意的,那就不可能闡述語言這個封閉系統以外的任何真理。結構主義理論將語言與外部世界的聯繫隔開來,認為關係高於存在,形式高於內容。這種理論的致命弱點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已經沒有辦法判斷不同描述、不同說法、不同主張的真實性。(P.43)
6.索緒爾的理論忽視了說話者能力的存在。(P.43)
7.索緒爾沒有充分弄清楚系統與個體之間的辨證關係。(P.44)
8共時分析離不開歷史,常識只有與時間聯繫起來才能產生含義。……某一特定時期的語言既與過去相關,也與現在相關。再對語言變化作出任何令人滿意的解釋時,必須考慮這種延續性,尤其在解釋社會事務時更需詳加考慮。(P.44).
思維結構
一、前言
1.從教師吸收皮亞傑理論的程度看,他們是結構主義者。(P.49)
2.近幾年的格式塔心理學也是如此。(P.49)﹝卡夫卡Kurt Koffka、科勒Wolfgang Kohler、韋特海默 Max Wertheimer
3.皮亞傑曾批評格式塔主義主隊智慧行為的定義過窄,忽視了人類建構結構活動的重要性。(P.50)
4.卓姆斯基關於語言深層結構的理論也可視為探索人類智力結構的一種嘗試。他認為,所有人類語言儘管「表層結構」不同,但都有一種共同的基本結構(深層結構),與所謂的遺傳程序化(genetic programming)相對應。……卓姆斯基認為不符合心靈的既定結構的任何事務,既難以理解也難以表達。(P.50)
5.杰納爾(Ernest Gellner)批評說:「任何以遺傳結構對人類行為或能力所做的解釋,在道德意義上都是令人不快的──因為遺傳的結構是非人性的,它是它,而不是()。」(P.52)
6. 思維結構、課程組織的議題及教學方法是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P.52)
二、 皮亞傑 (一八九六~一九八0)
1.從皮亞傑的結構主義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對現代世界知識分裂狀態的對抗,以及對建立一個一致的體系的關注,這一體系能夠統合各種令人困惑的經驗。(P.53)
2.他強調兒童在智慧成長的過程中扮演主動的行為者的角色。……對皮亞傑而言,兒童「建構」他們的心靈結構。即使如此,人類活動仍受控制法則所宰制:
觀察和實驗清楚地顯示,邏輯結構是建構出來的,而且在形成之前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 進一步來看,這種建構是由特定的法則所控制。(P.54)
3.他在人類智力的發展中發現了確保「流動」的動態過程。組成結構化整體的法則同時確保穩定與變革,產生與轉化。(P.54~P.55)
4.皮亞傑的心靈模式是一種自律的、轉化性結構的體系。(P.55)
皮亞傑的智力發展階段說
「再任一階段都可以看到許多表面上不同的行為模式,但在這些模式的表層下面存在著某種共同的結構可以解釋模式,並使這一階段一體化。」
1.感覺運動期(出生到18個月/2歲左右)
嬰兒建構穩定的世界概念,物體再時空上具有穩定的同一性和存在性,是獨立於他自身和他的行動之外的。
2.具體運思期(18個月/2歲左右到11)
(1)前運思期(18個月/2歲到7):由而形成符號化的能力:以符號代表事物。思維和語言擴展了他對世界的理解,但他的思維不能脫離直接呈現的具體事物。
(2)具體運思期(7歲到11):可逆性和守恆性的概念逐漸形成,此階段的兒童對數字、類型、時間和數量的分類原則也得以擴展。儘管具體經驗仍居核心地位,但符號化行動(語言和思維)使兒童理解和解釋世界的能力急速發展。
3.形式運思期(12歲以後):青少年能夠進行邏輯推理,提出假設並推導結論。抽象思維使處於這一階段的個體能夠有系統地協調他自己的分類原則。(P.56)
4.發展階段的基礎是一些功能因素和結構因素。功能因素包括同化作用和順應作用。……結構因素包括序列關係(order relations)、從屬架構(subordination schemes)及一致性。(P.56)
5.最近的研究指出:幼兒地思維比皮亞傑推斷的發展要快;青少年和成人`的思維與他提出的形式操作模式並不吻合──非邏輯化是普遍存在的。(P.57)
三、 李維史陀
1. (李維史陀)嘗試尋求心靈中無意識的特質,此特質乃是奠定人類文化成果的基礎,也就是「集體現象中無意識的本質」。(P.58)
2. 李維史陀提出的結構主義基本原則是:
「所有基本的社會生活都以一種智力活動為基礎,但這種活動的形式特徵無法相對地反映在具體的社會組織上。」(P.55)
3. 透過神話李維史陀發現所有文化都具有普遍和潛意識的心智特徵。(P.60)
4. 李維史陀認為,再神話表面的內容或含義下隱含著更深層的意義:以代碼的形式表達訊息。……這種嘗試與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非常相近。(P.60)
5. 他認為在這些(文化)活動中,形式比內容重要,普遍存在的二元對立創造了文化的含義和意義。他斷言這些二元對立的產生是由於人腦具有某種排序機制。這種普遍結構決定人們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它們展現在所有的文化實踐和成果中:儀式、神話、事物。……即使文化實踐不同,仍可以察覺共同的結構,它包含著普遍的心理結構的命題。(P.62)
6. 雅可慎的文化分析採取的就是一種機械的雙重形式。意義並非來自事物、內容、或單一的特徵,而是來自關係,來自它與其他事物的對立。(P.62)
7. 在結構主義分析中,確定對立、中介或轉化概念以三角形的形式呈現。(P.63)
8. 他聲稱這些對立來自人類心智的本質,最有利的神話往往代表著克服矛盾的無意識嘗試。(P.64)
9. 代替二元對立觀,一種強調對比網路的理論可能更符合人類思想的特點。(P.65)
10. 他犯了一個結構主義者的共同錯誤:沒有考慮到有經驗、有知識的人類因素。……被忽略的是實際的意識及行為的自我控制,換言之,即個體的成熟度。
社會結構
一、 前言
1.李維史陀主張系統高於個體,潛意識的智力結構是第一位的。這些智力結構決定了所有性是的社會活動,……其他結構主義者的解釋也找到了支撐和推動社會行為的不同機制,它們不是智力結構,而是社會結構或者是社會結構組織。(P.73)
2.馬克思:「不是意識決定存在,而是存在決定意識」。
涂爾幹認為,社會整體(團體和次級團體)是進行解釋的首要概念。
帕深思
盧因(Kurt Lewin)社會心理學
阿圖塞
利皮特和懷特(Lippitt & White)團體動力學
3.以往二、三十年裡,絕大多數教育社會學的文章的著作都從兩個層次探討結構問題:社會層次(宏觀層次),學校和班級層次(微觀層次)……從社會階級角度解釋學校教育佔了主導地位。……在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從性別或種族的結構進行解釋,但是這並沒有降低人們對社會階級結構的關注。……在微觀層次,人們熱衷於把學校當作一個組織,當作一個社會系統。社會學理論認為男男女女都在積極地建造自己的現實世界。(P.76~P.77)
4.盧因:
個人的行為或群體的行為是『力』在整個社會的分布決定的,而不是個體的內在特徵決定的。」(P.78)
5.誘發力(個體需求與環境要求的相互關係)和可達性(整體場域中的物質障礙和心理障礙)產生了環境中的動力。……在社會心理學中,網絡結構佔據了中心地位。(P.78)
6.盧因和團體動力理論工作者提示我們:如果你希望改變一個人,你需要改變他的整個環境。(P.79)
7.阿圖塞認為,在維持社會和社會再製方面,教育制度比家庭、教堂、大眾傳播、政治、藝術、運動更加重要。(P.80)
8.阿圖塞的著作可分成兩個組成部分。第一,反對馬可思主義的經期概念:經濟基礎是社會變化的首要原因。第二,反對馬克思「人性化」。(P.80)
二、 經濟主義的評論
正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生活的物質條件,即經濟條件,決定一切。用馬克思主義的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阿圖塞反對這種簡單的經濟決定論,……為了糾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他採用了三個概念:「述會型態」、「多元決定」、「結構因果關係」。
〈一〉社會型態
1.它是一個「整體」,共分成三個層次,即意識態層次、政治層次和經濟層次。……在不同的社會裡,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完全不同的,……他區分了社會型態中三個層次相互關係方面的兩種影響:支配性影響和有限性影響。(P.82)
2.在阿圖塞的「社會型態」概念中,我們看到了結構主義的「整體」概念。「社會型態」是一種結構,其特點是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存在緊張的關係。(P.82)
3.阿圖塞:
「無論意識型態國家工具是什麼,它們都為一個共同的目標付出貢獻:重建生產關係。……有一個意識型態國家工具肯定發揮了支配作用:它是無聲的,它就是學校。」(P.83~P.84)
〈二〉多元決定
1.它是阿圖塞解釋社會變化的關鍵概念。他借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思想:不同的原因組合在一起能夠產生某種神經症狀。事件不是一個原因引起的,而是由多種原因引發的。(P.84)
2.「多元決定」不能解決矛盾,但它是各種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的必然結果。(P.84~P.85)
〈三〉結構因果關係
1.它認為結構寓於個別事件之中。……「結構因果關係」斷言,社會系統以外的任何東西無法引起事件,是整個社會型態透過它的結構關係決定了各種行為,結構關係在行為和事件中的到了體現。(P.85)
2.學生的行為表現了他們所在的學校結構和社會結構。(P.86)
3.阿圖塞像弗洛伊德一樣,認為整體不是和諧的系統,也不是有機的系統,而是緊張的系統。在解釋事件的結構之間,始終存在著強烈的衝突。(P.87)
三、 對人本主義的評論
1.他沒有將「人」至於中心位置,而將「人」降低為結構的「承受者」或「支撐者」。他主張在個體與社會的關係之中,僅僅從社會整體的角度去理解「我」這個重要的字眼。……個體也是如此,他們存在於社會整體(社會型態)的關係之中,社會整體的關係(社會型態)賦予他們含義。阿圖塞認為,解釋事物的重點必須落實在社會整體上面,而不是在「我」上面。(P.88)
2.他認為不應該將意識型態僅僅視為一系列有組織的、有系統的信念,或僅視為統治集團的政治觀點,而是應該用一種比較廣泛的方法去理解意識型態。意識型態包括形成意識的所有方式,尤其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方式。……研究意識型態應該去研究某個社會中日常生活的各種方式,以及實際行為的各種方式。(P.90)
3.所有結構主義的主要薄弱之處:忽視人的作用;沒有能力解釋人的作用;明顯地缺乏關於人的能力的理論;不承認個體可以獲得知識的能力以及否定個體的其他能力。(P.91)
4.阿圖塞認為應該將意識型態視為熟悉的、世俗的、習以為常的信念和實踐,這是一個重要的貢獻。(P.91)
1.意義的多元性
Guller(P.151~P.152)
原文可由多種不同的方式來閱讀。各原文本身都含有無數套結構的可能性。
2.結構主義追求的是可提供形式和意義的文學語碼,而解構主義則放棄了任何可能的一致性。(P.153)
3.這種理論對特定原文的分析通常不能令人信服,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它唯一的致命弱點是,它太封閉、固執地堅持其主張,認為表示者與被表示者 之間存在著任意的聯繫,這樣的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正如本維尼斯特(Benveniste)所說的,語言與外界之間的關係從來不會是任意的。(P.154)
4.結構主義探索那優於個體且能支配個體的系統和結構。這種探索明顯否定了作者和讀者雙方的能力。(P.155)
結構主義與教育
一、 前言
二、 傳統結構主義
1.在日常談話中,我們所說的「地方教育當局」、「教育制度」、「學校」、「家長」、「學生」,好像它們是能夠作出概括的「整體」一樣。我們假定這些「整體」的存在和力量,承認它們指導或影響包括在這些類別中的那些個人行為。……這些常識性的、日常的假設類型可以稱作是傳統的(或社會學的)結構主義。(P.163)
2.哈里斯認為,茲本主義結構滲透並歪曲了學校教育,它透過課程使學生產生一種意識:接受並維護作為資本主義基礎的經濟不平等。……事實上()是重複了鮑爾斯和季亭士的觀點:
……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行為和過程幾乎相應於勞動場所的行為和過程。(P.167)
三、 過程結構主義
1.過程結構主義關注學校和班級過程,這些過程能顯示並再造結構。……每項研究均是以小團體互動的內容為基礎。個案研究的特徵為運用人類學、人種誌的方法。……這種方法探求的是要確定,不管是物質或是精神上的,哪些構造力形成 並影響個人的行為,這些構造力本身就是人們日常行為的產物。(P.168~P.169)
2.要求研究應關注於系統而非個體兒童或「事件」,這種強硬的結構主義論點是不容忽視的。(P.172)
3.過程結構主義無疑地揭示了學生被分類的方法和經驗。這種分析標準,具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確定若干年來特殊需求類的學生數量大量增加,這種增長與從事特教工作的成人數有關,它也與特教老師在專業結構中發生的重要發展有關。這些專業人員、心理學家、教師、校長、醫生、社工人員、精神病學者、評鑑中心人員、教育福利事業官員和其他人的貢獻,被諷刺為有「默契」的團隊工作,因而製造具有特殊需求的兒童。第二種分析方法是透過觀察兒童分類過程來檢查這種「團隊工作」。研究個案諮商及訪談參與分類過程的人,可以用下列描述為特徵。
教育上低於正常標準的類別是由專業人員的決定和信念構成。
直接觀察也許可指出即使工作中也不存在偏見,我們很難相信校長和教師是公正的。
所有這些努力的總和遠超過其部分的總和。透過參與過程中,人們的企圖明顯表露,圍繞兒童的過程中,上述特徵一一展現(一絲不苟、公正無私、具有責任感)。很不幸的,這些人可以利用的模式……利用這個領域內法定的、機構的和社會的約束,使努力轉向於一種結果,這種結果在使用貶抑詞語上是任意性的和歧視性的。
……系統本身連同「合適的」社會和個人對他或她的反應一起,造成了特殊兒童。(P.173)
4.福特:(P.174)
我們注意到一種表面上是客觀的和社會的決定模式,而這種模式表面上是主觀的,我們只能做一種結論,即中學的組織,以及學校的「公開」或「潛在」的課程,兩者均不可避免地決定和規定了某些學生的適應不良。這些學生在另一種環境和氣氛中也許會受到極為不同的對待。
四、 伯恩斯坦的結構主義
伯恩斯坦的傳統結構主義
1.伯恩斯坦著作中的每個項目,從開始到結束一律這樣聲明:行為與經驗的起源是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也就是社會階級)(P.176)
2.伯恩斯坦思想的延續性:(P.176~P.178)
1958 中產階級的兒童有能力回答、掌握和理解語言……這是一種階級環境的結果……由於工人階級的環境不同,工人階級的兒童……在表達符號和公共語言上是受限制的。
1960 可以指出,由於兩種社會階層的組織,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語言運用形式。
1962 社會學家研究的任務之一是尋求特殊語言形式的社會源…….社會結構將語言的可能性轉化成一種特殊的代碼。
1965 社會關係的形式,或更普遍地說,社會結構產生了不同的語言形式和代碼……每當一個兒童說話或聽人說話時,她所處的社會結構就會得到加強,他的社會特性就會受到約束。
1971 精制語碼和局限語碼,是由社會關係的特殊形式產生的。實際上,它們很可能是不同社會結構的一種表現。
1973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試圖理解最早在家庭和教育過程中,對符號序列的形式和內容的基本社會控制。
1975 社會關係結構和溝通結構之間存在著一種因果關係。
1977 階級被以為是占優勢的文化分類……正是這種基本的劃分,建立了社會生產關係……因此教育和生產代碼中的變化是占優勢的文化種類別展現出來的不同歷史。
1982 階級關係產生、分析、複製不同的溝通形式並使之合法化,她傳遞支配和受支配的代碼……在文化上決定了這些代碼定位的方法。
3.社會階級結構控制了經驗。(P.178)
伯恩斯坦的結構主義:代碼、分類和框架
1.如過他的第一個假設是社會結構規範,並引起講話或行為,那麼他的第二個假設便是受代碼、分類和框架影響的規範和原因,教室裡發生的語言或行動是受代碼控制和引起的。(P.178)
2.一種社會角色可視為一種複雜的編碼活動,控制特殊意義的產生和組織、以及它們傳遞和接受的條件。(P.181)
3.分類被用來指(課程)內容之間維持界限的程度;框架指的是師生對教學關係中傳遞和接受知識的選擇、組織、定速和定時的控制程度。(P.181~P.182)
4.情境這種東西不取決於關係之內,而是情境之間的關係。(P.186)
5.對伯恩斯坦的批評:(P.190~P.)
(1)概念的擴大和伸縮性:可以解釋一切事物的東西,其實什麼也解釋不了。
(2)模式套套邏輯的本質:引用分類和框架,伯恩斯坦沒有形成一種解釋模式,而只是進行一系統的定義和重新定義。
(3)概念具體化和因果性:
(4)不合邏輯的精確:
(5)自相矛盾:
(6)代碼是原則:
(7)削弱個體:
結構主義與教師
(一)層次
1.確定結構的過程,應確定你關注的教育層次。思考層次有助於分析:
(1)班級
(2)/學院
(3)學校
(4)地區
(5)國家
(二)方法
1……研究一個特定的「事件」……然後確定事件中出現的以及參與者利用並複製的那些結構。進行分析要考慮能力、思維、社會組織和情感四種結構成份。(P.197)
(三)某些重要的概念
1.整體:……聰明的是假設,不存在什麼相同一致的結構或整體。……但是我們必須注意所有的「事件」都與包括它們的「整體」有關係,並且透過整體,我們才能理解它們。……教師需要對那些結構整體有較明確的概念,它有助於教師理解和評價結果和過程,但必須記住這種結構常常會是各式各樣的、複雜的、變動的、甚至是矛盾的。(P.198)
2.存在/不存在:……生動呈現在我們眼前得事件是由不存在的結構產生和表現的。……重要的是,「不存在」和「背後」潛藏著令人產生誤解的想像,因為我們所探索的結構表現在各個獨特的事件之中,它們的存在,取決於人的行動。(P.198~P.199)
3.內含:……意義取決於情境。個體的重要性和意義也是這樣,產生於他們與其他人的關係以及與包括他們在內的結構的關係。……個體和結構是相互依賴的。(P.1199~P.200)
4.轉化:……轉化一直處在教師的頭腦中;在他們所處的結構中和透過這個結構(思維、情感、和社會組織),意識到他們以及他們的學生可能會成為什麼。……教師清楚地了解轉化的結構根源,就能夠預測變化的趨勢並調整他們的行為,試圖確保期望的結果和過程。(P.200)
5.關係:……結構主義主張研究關係而不是事情,正如其探究的是看不到的思維、情感和社會組織的結構。這些結構包括支持和促使個體行動的連結組織、資源和能量。(P.201)
6.符號:結構主義產生了研究符號的符號學。學校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種符號系統。……符號學對課程實踐有很大的關係。……研究溝通形式時,媒體居重要地位。(P.201)
結構分析
一、 前言
1.結構分析基於這樣一個假設,任何人類相互作用的個例都能加以分析,從而揭示個體生活於其中且憑藉的結構。正是透過此一結構,個體以其獨特的方式發揮個人能力,同時個體又複製、重新創造、修整和轉化結構。(P.207)
2.結構分析對能否建立人類事物的「理論」持懷疑論立場。(P.207)
3.它涉及到四個要素:能力結構、社會組織結構、思維結構以及情感結構,透過這些完全異質的結構,社會和個體的行為得以實現、抑制、促成、證實及複製。(P.208)
4.結構分析法
社會結構

人的能力










思維結構 情感結構
5.結構分析是建立在對整體劃一、無所不包的和還原性理論的懷疑基礎上,因為它認為個體與結構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相互性,每一個體在其所有行動中,依附、體現、維持、複製,並且最後轉化了那些從個體獨特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結構。(P.209~P.210)
二、 動因
1.(結構分析)主張兩個相互關聯的假設構成了所有社會性解釋的基礎──相互性和能力。這兩個假設構成了對結構主義的修正,因為它們把個人放回中心位置,使有能力,有知覺的行為者此一概念再次復活。(P.210)
2.相互性是社會理解的核心,這一概念包含在紀登斯結構雙重性的意義之中。
社會生活根本性的回歸特性,反應了結構和動因間的相互依賴。……社會系統的結構特性既是構成那些系統的中介,又是它們的結果。(P.210~P.211)
3.言語和語言、個人和團體、事件和結構表面上的雙重性是不可避免地,但又是辯證地聯繫著,其交流是雙向的、互相依存的。使這樣的互相依存成為可能的關鍵是人類能力的相互依存。(P.211)
4.結構分析主張個體是積極的、創造性的、自省的,建立和改造著他的世界。它回歸到了主體中心,透過承認能力,重新賦予個體中心的位置。……每個行為中,個體汲取並實現著那種文化,同時更新、適應、再創了文化,最終轉化了文化。這並不意味著從個體角度的解釋是至高無上的,而是透過認識個體的能力,抵制結構主義的主要傾向,……但他們控制生活的程度往往相當有限,而結構分析表明是什麼限制著他們,同時也揭示了在那些限制中,他們是如何積極地行動,追求實現他們的特定目標。(P.212)
5.結構應被視作複雜的規則和關係系統,它們影響、塑造、限制著人類的思維和行為;但也是個人能力得以發揮,個體積極性受到激發和推動的方法。(P.212~P.213)
6.結構主義過於注重存在於個體之外的解釋性因素,反而許多現象學方法在當代教育上的應用過於強調個體,忽略了影響並限制個體的關鍵性結構背景。(P.213)
7.個體能力的局限性:
(1)任何行為者解釋其行為原因的能力是有限的。
(2)一個個體的知識是有限的,尤其是關於較遠的事件。
(3)行為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4)存在著紀登斯所謂的「無意識(或認識不到)的行為條件」,它們對個體產生影響,這些意識形態和物質條件特別有威力。(P.213~P.214)
三、 指標
1.結構分析基於一系列假設:即沒有一種解釋或陳述可能窮盡一切;事件具有多種原因,因而它必然否認任何稱之為科學的主張;語言和現實的關係是有問題的;事實並不是簡單地由語言構成的;矛盾、弔詭和片斷姓氏社會生活所特有的;文學提供了假設和描寫現實的有益模式;而「理論」未必比「原則」有用。(P.214~P.215)
四、 片面解釋和多元因果性
1.沒有一種解釋是徹底的,即使是常識,或想當然的假設也是如此。時間和習慣使我們在實踐中幾乎是照之行動。……我們傾向某個簡明的解釋,而給其他解釋貼上的「瑣碎」、「無關緊要」的標籤,這是建立在想當然的、文化制約的假設之上。(P.215~P.216)
2.任何事件的描述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結構分析的概念反對任何社會性解釋的單一原因。(P.216)
五、 結構分析不是一門科學
1.教育是一文化現象,文化分析所要求的方法、解釋和判斷只有一部分適合採用科學的方法。(P.217)
六、 語言和現實
七、 斷裂、弔詭、矛盾
八、 文學作品與現實
1.結構分析反對總體和抽象掩蓋特殊性的個體實際行為。……但結構分析努力地聯結個別與整體。(P.221)
九、 理論還是原則?
1.它主張考慮獨特事例中的典型性,它認為結構是事件的基礎,同時,結構也為個體所實現和再製,結構的形式應表達更多的「原則」而非「理論」。……結構分析表明:有意義的結構的確存在,而它們的性質往往決定了模式及其變化形式。(P.222)
十、 結構分析與學校教育
1.教師頭腦裡更多的是所要求的答案形式,它有力地影響著她的活動。(P.227)
2.結構分析部分修正了教師導向研究的一個令人困擾的錯誤:過度收集數據。(P.228)
十一、 結論
1.意識到師生活動中的結構,便是掌握了某些得以評價兒童、教師、部門、學校個別成就的有機方式。(P.229)
2.布魯納強調了教師認識、試圖教授一學科的基本結構。他的理由是,第一,結構使那門學科更易理解;第二,它促進了更好的記憶和運用;第三,它充當了理解其他事物的模式;第四,它縮短了基礎知識與高級知識的距離。(P.229)
3.理解結構就擁有了對方法的洞察,使所要達到的過程、成績和結果得以實現。評價和描述的精確程度會有所變化。……而透過描述行動的過程,有助於提高學生成績。當教師和校長考慮到構成學校或課堂特質的情感結構或者作為任何整個課程觀念的基礎的不同結構,評鑑和變化的問題相當複雜。不管怎樣,沒有這些對結構的清晰意識和考慮,不可能充分實施改進學校和課程特質的任務,因為只有理解這些結構,才能理性的加以抉擇。(P.229~P.230)
4.本書旨再表明,如何透過考慮四種結構:能力、思維、情感和社會組織,獲得一些新觀點。(P.23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