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梅達華〈Peter Medawar,1960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我覺得現今教育裡,科學的重要性受到過分的誇張。......強生博士......他說:「有一個事實是,外在自然或科學的知識,其所需與所包含者,並非人類心靈中佔有大份量或經常用得到的知識......我們終身都是道德家,但只是偶然才成為幾何學家。」◎我覺得今天在科學─或者在文學的領域裡,沒有比「創造力」〈creativity〉更重要的問題。
烏立克‧奈塞爾〈Ulric NEisser,認知心理學之父〉:
有些人需要比他人更多的教誨,甚至在敎了很久後也無法達到他人同樣的程度,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有「病」,他們需要的是指導,而不是治病。......在有問題的地方多花時間去敎才是解決的辦法。海因茲‧魏爾空〈德國教育學者〉:
結論很明顯,一地居民在資訊潛力上的增進會促使經濟實力上有更大的增進。黑爾穆‧貝克〈德國教育學者〉:
在我們這個時代裡,最大的鴻溝不是貧者與富者,而是受教育者與未受教育者。當今的教育制度乃由一種根源於十八世紀的理性主義措施演變而來,而其基本制度乃緣自十九世紀初的教育人文主義。
安斯特‧克拉尼希〈德國教育學者,瓦爾道夫學校聯會教育研習會主席〉:
如果學校能認清社會生活的每一層面都是由人們的活動構成的,且必須不斷更新,那麼它就能彌補較育與社會之間可能出現的對立情勢。瓦爾道夫學校是自由的學校,它不隸屬於國家的教育壟斷之下。它們的特色是教師彼此協調合作,教師與家長之間有緊密的聯繫,尤其家長被認為是學校的一份子,並且也是學童教育的夥伴。
對於世界科學化的考慮只能培養兒童部份的潛力;兒童的創造力及道德品性亟待培養,卻不是以科學需求為導向的教育所能達到的。
人 在七歲左右即十二到十四歲之間的在身體、心智、精神狀況上遭遇到兩次變化,這對教學法和課程的具體安排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七歲以前所有的心智 活動過程都是以感官的印象為軸心。......到了七歲以後,......才開始具備了以概念的形象來自由的重述、檢查、比較感觀所接受的過程和適時的能 力。.....這時候的變化要比七歲以前所發生的任何變化要來得根本。......十二歲或十四歲以前,人的精神生活也有類似情形。
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要激發或帶動學童的每一個不同的發展過程,因此必須設定每一階段不同的過程。
老師的任務主要是以一種能夠讓學生自己清楚地、有方法的形成概念和判斷的次序來把事實展現給學生。
教師們會定期開會還交換彼此工作及觀察的心得。......教師在他自己教學的領域中是完全自主的,但這種自主需要由他的同事不斷給予修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